天珠:神秘的珠饰与藏文化的瑰宝
天珠,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珠饰,自古以来便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意义。在探寻天珠的奥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天珠?
天珠,又被称为“瑟”,是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两麓、主要流传在藏民族中的古代珠子。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天珠是一种用玉髓制作的饰品,其图案是人工施加,属于蚀花玛瑙的一种。而在文化的角度,天珠被赋予了宗教信仰,它的神秘起源隐藏着远古那些已经消失的文化。
天珠的起源一直充满着神秘色彩。中原文献中的模糊记载、考古资料的长期缺席以及藏民族有关天珠的诸多传说和宗教隐喻,都使得天珠的起源更加扑朔迷离。然而,不论其起源如何离奇,天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特定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以及技术的可能性。
在之前的章节中,本书已经讨论了蚀花玛瑙的起源和铁器时代各个文化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兴起。这些因素使得包含宗教意义的珠饰的出现具备了文化背景和工艺技术的双重可能。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天珠的起源、流传、价值、分布以及最新的考古资料。尽管不是所有的疑问都会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理论依据和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将天珠的制作年代推定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原产地在克什米尔山区、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交会的河谷盆地,即现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阿富汗的巴达克山和瓦罕通道以及西藏阿里靠近克什米尔的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在史前属于象雄三部之“里象雄”,而天珠的背景则与古象雄国的文化和宗教有关。
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力推广佛教,佛教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传遍整个南亚次大陆和北方中亚山区。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佛教有使用宝石和半宝石珠子供奉舍利的仪轨,但塔克西拉的发掘并没有发现天珠。斯瓦特河谷和白沙瓦的犍陀罗佛教舍利函中供奉有蚀花玛瑙珠、其他材质的半宝石珠和贵金属,但都没有发现天珠。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天珠最初并非佛教产物,且制作年代早于佛教传入克什米尔及周边地区。另外,天珠的工艺秘密一度被很好地保密在克什米尔及其邻近喜马拉雅山区的几个河谷盆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苯教的势力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天珠从未或者极少跟随佛教的传播从北印度(现巴基斯坦)和中亚的佛教中心向东传入中原、向西进入西亚或向南进入印度南方,这也侧证了天珠在佛教兴盛之前已经中断了制作。如果没有松赞干布灭象雄,佛教很可能一直徘徊在高原之外。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来自象雄王国的苯教一直是吐蕃民众和上层社会唯一的信仰。辅佐吐蕃统治阶层的苯教经师和吐蕃贵族在那时很可能就都佩戴天珠,可以说吐蕃民族对天珠的认识和珍视由来已久并非佛教传入之后才有的。吐蕃的兴起改变了整个高原及其周边的格局,松赞干布在接管象雄王国的同时,也接管了象雄的部分文化和全部财富,包括我们现在所谓“西藏天珠”这样的珍宝。
无论是通过战争、贸易或劫掠,天珠都是藏民族最珍爱的珠饰之一。他们接受这些或通商或劫掠而来的珠子,世代相传,倍加珍爱,并赋予这些珠子以吐蕃民族自己的文化意义和符号象征。例如,《新唐书·吐蕃传》有记载:“其官之章饰,最上瑟瑟,金次之,金涂银又次之,银次之,最下至铜止,差大小,缀臂前以辨贵贱。”这种以装饰品作为区分等级的制度,与中原的用玉制度类似。《新五代史》也说:“吐蕃男子冠中国帽,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在那时,一颗品质皆优的瑟珠就能交换一匹好马。“瑟”为藏语发音,“瑟瑟”一词见诸中原文献最早是在唐代,之后的中原文献中“瑟瑟”一词便时有出现。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tianzhuwangchao.cn/tianzhu/383.html